和廠家來了解仿古青銅器的產生背景
仿造先秦青銅器的歷史大約可以追溯至宋代,當時金石學興起,公私以收藏商周青銅器為樂事,宮廷曾據內府所藏商周青銅禮樂器大量仿制,以為郊廟之用。宋代王黼奉宋徽宗之命于宣和年間(1119—1125年)編纂了歷史上非常著名的《宣和博古圖》,其中著錄了宋代皇室所藏自商至唐的青銅器精華。
青銅器廠家指出此書圖文并茂,分18類,每類皆有總說,收器凡839件,對后世青銅器的造型藝術發(fā)展產生了很大影響。特別是政和年間,宋徽宗酷喜古物,常命良工仿制新得之古器,故所制尤多。南宋之后,銅器常被銷毀鑄幣,宋代仿制古器傳至今日者為數較少。但宋代仿古之風延續(xù)至元明清時代。元代時詔修諸路府州邑縣之廟宇以供春秋祭祀,成宗時為此設置了出蠟局,以仿制古器物。明代的仿造量規(guī)模甚大,流傳于世者亦較多。
明宣德年間,宣宗朱瞻基因見郊壇宗廟及內廷所陳設鼎彝均非古制,遂生復古之心,在宣德三年敕諭工部仿照宋人《考古圖》、《博古圖》諸書所記商周青銅器器形,鑄造仿古銅器。當時所鑄仿古銅器達3300余件。這些仿古銅器除部分歸宮廷留用外,還奉敕分與諸王府,因而得以流傳至各地。作為滿族貴族建立的清王朝,從入主中原至清中晚期,經歷了一個從生活方式、語言文字、社會制度、價值觀念等全方位吸收漢文化的過程。
清王朝建立后,面對漢族高度發(fā)達的封建文化,清廷逐漸認識到,武力征服只能奏效于一時,人心歸附才能有益于長久。以康熙帝獨尊理學為標志,清廷確立了“崇儒重道”的基本國策。
雍正帝為擺脫帝位合法性危機的陰影,也從中國傳統(tǒng)的思想武庫中找出“天人感應”的武器,并利用佛教、道教,力圖將政權和神權結合起來,對儒、釋、道三家采取并行不悖、各取所需的政策。乾隆時期,疆域一統(tǒng),海宇又安,經濟發(fā)展,清王朝處于全盛時期。乾隆帝大力提倡文治,“帝王敷治,文教是先”。想要了解青銅器定制價格的朋友,歡迎隨時來電咨詢。
乾隆年間仿《宣和博古圖》編纂宮廷收藏古器1436件,為《西清古鑒》四十卷,復出《西清續(xù)鑒》二卷,后又出《寧壽鑒古》十六卷,這三部書對于推動宮廷和達官顯貴的青銅器收藏起了很大作用。
然而,這類青銅器與商周時期的青銅器,無論在用途上,還是性質上都截然不同。商周時期,青銅器是貴族世家的標志,貴族為了弘揚祖德、刻紀功烈,鑄造銅器并記錄在銘文中。禮器使用的多寡,更是體現貴族等級制度上下尊卑的象征。到了宋元明清,銅器已失去了這些意義,它只不過是生活中的一種器皿,或是人們手中賞玩的藝術品。
相關內容
- 青銅器廠家簡析西周康侯簋和康侯簋銘文拓片2019年10月24日
- 青銅器廠家?guī)私鈻|周青銅鐘2019年10月29日
- 青銅器廠家?guī)私獠厍嚆~器2019年11月05日
- 青銅器廠家介紹西漢文物藝術水準2019年11月11日
- 青銅器廠家聊聊青銅爵的來源2019年12月13日